年仅57岁的刘先生,这天早上在爬山的时候,突然感到身体不适,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,岂料竟回天乏术。
猝死是这样发生的
在出事之前一个月,刘先生携家人赴九寨沟旅游。在旅途中,刘先生因为不适而发生过眩晕。回家后,又因饮食控制不好,导致痛风复发,在医师建议下住院疗养。
出事那天,刘先生与太太一起登山。走在前面的刘先生突发晕厥倒地,当时他们夫妇既未带急救药,也没带手机。太太只好独自跑下山求救。不巧的是,第一辆救护车上只有两个人,无法将病人抬下山,只好呼叫第二辆。等送到医院时,已经耗费了近1个小时。经过5个小时的抢救,于当晚9时宣告不治。医院诊断刘先生为“心肺衰竭猝死”,这是因为到达医院时,他已经没有了呼吸和心跳。
爬山猝死属于运动性猝死的一种,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。就是说,猝死不是由于运动这个单一因素导致的,而是由运动和潜在的心脏病共同造成的突然死亡。冠心病是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,所占比例高达73% ̄95%。看来,诊断刘先生为心源性猝死是合理的。
刘先生留下的教训
没重视第一次预兆性发作。即使是无症状的冠心病,在突然发作前也不是完全没有先兆的。只要稍加注意,就可能感觉到轻微的胸闷、气急、头晕、心悸等,这很可能就是发作的警钟。其实,在九寨沟旅游途中,刘先生发生的眩晕症状,就是一次明显的预兆。如果他能重视那次示警信号,回家后作全面检查,包括心脏彩超、动态心电图、心脏ct等无创性检查,或许就能发现心脏结构或功能方面的异常,可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防范措施,避免意外。
对自己的健康缺少自知之明。先不说刘先生的心脏病,单说痛风,他也对此缺乏足够认识。明明过去有尿酸过高的老毛病,平时就应该控制进食高嘌呤食物,如动物内脏、鱼类、贝类等海鲜及禽类等